掃二維碼與項目經理溝通
我們在微信上24小時期待你的聲音
解答本文疑問/TPM咨詢/5S、6S、現場管理咨詢/精益生產管理咨詢/互聯網交流
目標管理的理論基礎是科學管理理論和行為科學理論??茖W管理理論重視工作的效率,而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行為科學則偏重于對職工思想和行為的研究。目標管理是將"以工作為中心”和"以人為中心”這兩種管理思想統一起來,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
關于耳標管理,管理界的許多大師們都有許多深刻的論述,他們從不同的認識角度剖析了目標管理的內涵,值得我們在研究目標管理時借鑒。其中,除了目標管理創始人彼得·德魯克之外,利克特、梅里格等學者的觀點在當今管理界影響也很大。另外,在研究目標管理這個基礎課題中,臺灣學者黃憲仁可謂功不可沒,他以親身實踐為基礎對目標管理的實施做了深刻的總結,對實際工作的指導作用很大。下面簡要介紹幾個人的觀點。
(1)彼得·德魯克(P.F.Drucker):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是經驗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公司的理念》《管理實踐》《有效的管理者》等。他的觀點對目標管理的研究影響最大,他在許多專著中都強調了目標管理的作用。在《管理實踐》中,針對目標管理,他認為:對每個企業員工分派目標并實行責任制度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企業的運作要求企業各項工作都必須以整個企業的目標為導向,尤其是每個管理人員的工作更必須注重整體的成功。德魯克的這種論斷揭示了目標管理的內涵,至今在管理界仍有很大的影響,對深入研究目標管理具有指導意義。因為他把目標管理與企業的整體成功聯系在一起,而不僅僅把目標管理看作是一種方法論來研究,這既是他多年管理實踐的總結,也是他對管理學發展的主要貢獻所在。同時,他在論述目標的力基和意義時指出:企業的目標,應從"本企業是個什么企業、將是個什么企業和應該是個什么企業”推演出來:企業的目標必須是"作業性”的,應該可以轉化為特定的目的和工作配置;企業的目標,應該足以成為一切資源與努力之所以集中的重心:企業機構不僅只有一個單獨目標,而且擁有"多重目標”;凡屬有關企業機構生存的事項,均需要設定一項目標131。彼得·德魯克對目標管理的論述多以企業為背景,原因是企業目標管理應用的空間更大一些。
(2)倫西斯·利克特(RensisLikert):美國行為科學家,主要側重于行為科學的理論研究,主要著作有《管理的新模式》《行為研究的應用》等。他認為:要提高組織管理效率,必須為組織設立高標準的目標。一個組織的領導和每一個成員都要有高標準的志向,樹立高標準的目標。通過這些目標的實現,即達到組織目標,又滿足組織成員的個人需要。他對目標管理的貢獻在于把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聯系在一起,充分考慮了人在組織發展中的作用。同時,他還指出:目標管理的實現與領導方式有關,組織在實施目標管理中必須考慮不同的領導方式與管理目標相結合,不能盲目照搬別人的做法。他的這種論斷,進一步闡明了目標管理的應用條件和客觀性。
(3)羅伯特·豪斯:加拿大的行為管理科學家,側重于領導方式組織與效率的研究,主要著作有《關于領導方式的目標一途徑理論》《管理過程與組織行為》等。他認為;領導者的工作是幫助下屬達到他們的目標,并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支持以確保他們各自的目標與組織的總體目標一致[41。他在"目標一途徑理論”中依據了兩條原理,一條是:領導方式能否被職工所接受,使得職工產生工作上的滿足感,取決于職工對領導方式的認識和擁護程度。另一條是:好的領導方式應當具有激勵作用,有助于組織目標的實現。他從領導方式角度說明了目標管理的應用不是孤立的,應貫徹從上到下、再從下到上的幾個過程,這就要求企業領導必須具有良好的民主作風,用好的領導方式去推動目標管理的開展。
(4)黃憲仁:臺灣憲業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精于企業管理實務研究,著有《行銷寶典》《管理表格精華》《目標管理實務》等。他認為:目標管理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包括目標規劃、目標的協調與設定、目標管理的實施和績效評價、獎懲等方面內容14l。企業要推行滔標管理,必須做到讓每個員工都有目標,同時具有積極執行的成就感,這樣才能創造企業杰出的績效。在他所著的《目標管理實務》一書中,他列舉了臺灣眾多企業在實施目標管理的具體做法,對內地企業推廣目標管理很有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