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二維碼與項目經理溝通
我們在微信上24小時期待你的聲音
解答本文疑問/TPM咨詢/5S、6S、現場管理咨詢/精益生產管理咨詢/互聯網交流
摘要:透過中國海南中海石油塑編有限公司實現沒備零缺陷目標管理的過程中采取的方法、措施和達到的效果,分析并改進國內現存的塑料機械的管理模式。
塑料編織袋產品品種的不斷優化和產能的不斷提高,對設備的連續生產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突發性設備事故和故障,勢必導致產品質量或產能受到影響,因此生產設備保障工作的重要性更為突出。設備管理工作必須不斷深化、不斷創新。努力實現設備零缺陷運行成為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問題的提出
筆者供職的海南中海石油塑編有限公司,是由海南東方富春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和原海南中海石油塑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油塑編),于2005年8月整合后成立,具有年產3300萬條內粘膜式塑料編織袋的國有企業,水、電、氣設施配套齊全,其中海南東方富春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車間)設備普遍陳舊老化,超期服役,可靠性低。而原海油塑編是一個2003年底建成,新成立的企業,設備新且性能好,但人員對設備操作的水平還未成熟,有待提高,設備管理特別是基礎管理環節相對薄弱,突出表現為生產管理與設備管理相脫節。
海油塑編于2006年5月開始實施設備零缺陷目標管理,歷經一年多的時間,達到了設備零缺陷目標管理目標。
2沒備零缺陷目標管理實施
設備零缺陷目標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海油塑編設備零缺陷目標管理是根據自身現有條件,通過實踐,經歷了設備零事故管理階段、設備零故障管理階段、設備零缺陷目標管理階段和設備零缺陷深化管理階段四個由淺人深的過程。
2.1設備零事故目標管理階段
首先對設備事故重新定義,凡導致設備停機時間超過一小時或設備停車檢修,影響當班定額產量的20%而造成的設備停機即為設備事故。所有事故必須認真分析原因、總結、備案并予以通報,納入經濟責任制考核,追究管理責任,同時追究相關操作者,檢修者和設備包機者的責任,使相關人員在事故處理中得到學習和提高,提高自我責任心,增強主人翁意識。把傳統的設備例會改為設備事故研討會,發動全廠職工,進行設備操作技能及故障處理經驗心得交流,列舉出可能出現事故的系統和部位,制定設備常見故障處理預案及設備日常定點檢查項目列表,提出改進意見,并把事故按主次畫出直方圖,制定整改方案,明確責任人。例如,在排除內膜粘合機提升、牽引裝置各橡膠輥兩軸端易磨損及軸承易散架事故過程中,有關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現場,與生產操作人員一起跟班生產,在提升裝置和牽引裝置兩個點設崗,跟蹤調查研究一周,終于總結出由于軸承負荷選型不正確,在連接布頭經過兩裝置時產生瞬時擠壓載荷過大,時間一長,導致軸端磨損或軸承散架。問題搞清楚了,解決方法不難,把原來各輥型號為1208軸承改為22208,并對各軸承座進行整改即可。且把這套裝置以設備包機的形式落實到責任人,有效地保證了該裝置的可靠運行及運行狀態的反饋。
又如:印刷裁切機的裁切裝置,切刀溫度與溫控儀可控溫度土5℃相差很大,溫高使袋口粘結打不開,溫低使袋口裁切時散邊拉絲。提出問題后,我們聯合生產技術人員及現場操作人員,跟班現場查明:由于切刀與刀墊傳動為凸輪齒輪傳動,在兩機構相接觸,即執行裁切動作時,為凸輪最高點,加速很大,產生的震動亦很大,造成切刀溫度檢測裝置——熱電偶易松動,反饋給溫控儀信號波動引起的。解決的辦法就是:現場配制一專用夾,固定熱電偶探頭。另外在本裝置右端導電碳刷組加一拉力彈簧,使其保證加熱控制、溫度檢測等接觸良好、穩定。進行整改后切刀溫度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證了產品質量及產量。
2.2設備零故障目標管理階段
設備零故障目標管理是設備零事故管理的深化。設備故障是由于設備運行過程中發生損傷劣化引起的,故障隱患通過溫升、振動、異常聲音等不同現象表現出來,如果不重視、不解決隱患,設備就會出現故障甚至導致設備重大事故的發生。而只要采取適當技術手段,強化裝備基礎管理,設備故障完全可以提前發現、有效控制并消除。進行設備維護保養包機,注重設備巡檢,便可使其運行狀態可控。在這一階段強調三個責任,一個重復,一個嚴格。三個責任即崗位操作人員對日常定點檢查質量承擔第一責任,檢修人員對檢修質量承當第一責任,設備包機人員對定點檢查管理和專業定點檢查工作質量承當第一責任。一個重復是指在檢修周期內,杜絕出現兩次重復設備故障,對設備隱患當作故障進行分析處理,屬于檢修質量的追究檢修人員的責任,屬于定點檢查質量的追究定點檢查人員的責任,屬于技術問題的,組織攻關消除,通過不斷努力,完全消除設備隱患。一個嚴格是指按照各崗位員工工作標準、操作規程及相關考核細則標準,嚴格工作質量監督、考核。
為更好地開展設備零故障管理,海油塑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利用生產空隙開展操作、檢修技能培訓,三級定點檢查人員定點培訓,把過去發生的設備故障編成案例,組織各車間、崗位、班組一起學習討論,找出自身不足,并制定改正措施和處理預案,實現自我學習,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2.3設備零缺陷目標管理階段
設備零缺陷目標管理就是掌握設備潛在缺陷及其所處的狀態,按照預知維修計劃,在發生故障前采取措施恢復設備的技術性能。該階段是實現設備零事故、零故障管理目標的根本保證。
實施設備零缺陷目標管理,首先要求全廠職工具有較高的技術素質。提高職工技術素質的辦法,是建立和組織各種技術學習制度,目前全廠共有班組技術學習、工序技術培訓、車間技術培訓等制度,以期通過學習,提高操作技術、檢修技術及設備管理水平。這就要求設備管理人員要精通生產,生產管理人員要懂設備,全廠人員要精通定點檢查內容和技術方法。通過學習,全廠人員的技術素質得到了有效提高。在人員技術素質提高的同時,公司強化了設備狀態監測——設備包機人員巡檢并記錄,嚴格監護設備運行狀態——每班操作人員對設備運行狀態進行記錄,使之可控,并要求全廠的備品配件及材料具有產品合格證,并按照技術要求檢驗驗收,另外在使用前還必須嚴格復檢,從源頭上根除產生設備缺陷和故障的因素。
2.4設備零缺陷目標深化管理階段
設備零缺陷目標管理實現后,隨著客戶對產品品種和產能需求的不斷提高,導致一些設備不能滿足生產需要。為此治理設備薄弱環節,有效利用設備資源,采取計算機輔助設備檔案管理,是設備零缺陷目標深化管理的任務。
根據生產實際,需要解決的設備薄弱環節,按專業技術分類,采用"設備整改技術創新”評比并根據貢獻大小,以效益獎形式鼓勵全廠職工積極參與,立足自主創新,用最少的投入,換取效益最大化。
生產過程的連續性和均衡性主要靠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轉來保證,因此加強設備管理,在管理中強調"執行文化”,注重問責、強化監督、精細考核,全面推行及不斷完善設備包機責任制管理,包括正確地操作使用,精心維護保養,通過巡檢進行設備的狀態檢測,是對設備進行零缺陷目標深化管理的重要環節。
在建立包機責任制時,需對設備維護保養提出明確的要求。在執行過程中做到有目的——列出維護保養項目,編制各類表格;有周期——勤記錄,按計劃檢修和潤滑周期執行;有質量——按維護保養要求及考核細則檢查;有計劃——通過日常巡檢總結列出保養項目計劃。并根據包機要求制定具體評分標準,月底組織檢查評比,評比結果與月底經濟責任制考核掛鉤,保證了包機責任制的成功執行。
3效果
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設備實現了可靠、高效、穩定運行,設備檢修周期由6個月提高至12個月,設備故障停機率由13.6%下降至6.3%,設備完好率由83.7%上升至97.8%,產能提高至95%,生產過程產生的廢品明顯下降,設備管理水平和員工操作技能顯著提高,生產現場管理也同步提高。通過分階段實施設備零缺陷目標管理,我公司消除了管理缺陷和設備缺陷,實現了設備全方位、全系統的有效管理,促進了設備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作者單位:海南中海石油塑編有限公司,海南572600)
我們在微信上24小時期待你的聲音
解答本文疑問/TPM咨詢/5S、6S、現場管理咨詢/精益生產管理咨詢/互聯網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