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二維碼與項目經理溝通
我們在微信上24小時期待你的聲音
解答本文疑問/TPM咨詢/5S、6S、現場管理咨詢/精益生產管理咨詢/互聯網交流
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手工產品的市場占比已經越來越小,更多的工業產品全靠機械設備才能被生產出來.因此,很多現代化的工廠企業的質量、成本、效率都建立在設備的可靠性基礎上。特別是工業4.0和智能制造已成為大勢所趨的當下,設備能發揮多少價值幾乎就意味著企業能收獲多少價值。
一、設備創造價值的機會來自于生產出消費者所需要的產品
1、首先,產品必須是合格的,因此在生產的過程中出現的任何質量問題都是不增值的;同時,為了彌補質量缺陷,工廠得組織力量開展返修等工作。從這里可以看出,如果出現了質量問題,會帶來兩類損失-生產和返修次品。其中就包括了為了這些工作所付出的人工、能源、材料、設備損耗等生產資料。
2、次其,產品生產應該是準時的,因此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影響準時產出的事件,也被認為是損失:包括設備故障停機、切換產品帶來的停止和調機、設備運行速度達不到設計速度、短暫的小停機軟故障等。
二、充分運轉設備,減少資產的"閑置",能使設備本身的價值最大化。
1、設備的購置費用其本身是有時間價值的,如果買來的設備處于閑置狀態,這部份的時間價值就會流失。
2、如果生產安排不合理或產量不飽和,設備也會處于碎片化的空閑當中,設備資產的時間價值也會處于無效的流失狀態。
我們設定了一些指標來描述和衡量各類設備損失,分別是:
設備利用率 =設備開動時間/日歷時間
例如一周是七天(168小時),設備的開動時間(含故障時間)為40個小時,則利用率=40/168=23.8%
時間開動率 =設備可動時間/設備開動時間
例如設備的開動時間是40個小時,但其中有設備故障、換產調機等停止時間,設備實際用于生產的可動時間為36個小時,則設備的時間開動率=36/40=90%
性能開動率 =實際產出/理論產出
例如設備根據設計產能,其理論一小時可以生產出60件產品,但可能是生產過程中出現了短暫的停機、設備速度低下、人為降速等問題,導致了實際只生產出48件產品,則設備的性能開動率=48/60=80%
合 格 率 =產出的合格品數量/總產量
例如設備總共生產出了48件產品,其中只有45件是合格的,則合格率=45/48=93.8%
如果我們把上述公式一合并,就能得到設備的完全有效作業率:
TEEP=設備利用率*時間開動率*性能開動率*合格率
這個公式幾乎將設備價值管理的各種因素都包含在了其中,是企業向設備要效益的最關鍵線索。
我們在微信上24小時期待你的聲音
解答本文疑問/TPM咨詢/5S、6S、現場管理咨詢/精益生產管理咨詢/互聯網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