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二維碼與項目經理溝通
我們在微信上24小時期待你的聲音
解答本文疑問/TPM咨詢/5S、6S、現場管理咨詢/精益生產管理咨詢/互聯網交流
江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南昌卷煙廠(簡稱"南煙")創建于1950年,是煙草行業重點卷煙工業企業和江西省重點優勢企業,目前,南煙年產量70余萬箱,主要品牌為"金圣"。
南煙通過開展提升生產保障能力的設備維修精準化管理,進一步深化TnPM專業化管理,不斷夯實設備檢維修管理,努力將南煙創建為一流卷煙工廠。
一、提升生產保障能力的設備維修精準化管理的背景
2014年,為進一步落實行業和公司設備精益管理工作的要求,深入開展創建優秀卷煙工廠活動,提升南煙設備管理水平,提高設備生產效率和卷煙質量,把"南煙制造"打造成江西中煙又一張響亮的名片,南煙深入推進設備精益管理,并按公司《推進設備管理精益化工作實施方案》的部署,以南煙為牽頭單位成立了設備維修精準化專題組,開展提升生產保障能力的設備維修精準化管理。
(一)建設一流卷煙工廠需要提升設備保障能力
目前,南煙面臨如下難題:一是生產任務的增加,隨著江西中煙下屬的贛南卷煙廠和興國卷煙廠重組后易地技改,部分生產任務轉移到了南煙,同時與浙江中煙合作生產利群(新)和南京紅;二是產能的限制及設備的老化,南煙的制絲設備產能瓶頸矛盾凸顯,已有的1條年產能5000kg的制絲線超負荷運行8年,電氣元件、部件逐漸老化,部分配件已停產,原廠配件采購得不到保證;三是20組卷接包設備陸續置換,繁重的置換工作影響生產進度;四是自主品牌、合作品牌同時生產,生產組織日益復雜,頻繁的換牌、設備改造影響設備性能的發揮;五是為完成艱巨的生產任務,保養時間一減再減,造成設備加速"衰老"。面對上述問題,南煙亟需進一步深化設備管理,提升設備保障卷煙生產的能力。
(二)提升設備保障能力必須優化設備維修管理
隨著南昌卷煙廠通過TnPM的三階驗收,南煙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設備檢維修管理體系,向設備管理科學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但仍存在維修隊伍素質參差不齊,人員年齡結構偏大,預防性維修比例偏低,維修管理模式不夠精準,維修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目前,精益管理工作在行業正如火如荼的開展,"精"就是少投入(包括人力、設備、場地等)、少消耗資源、少花費時間,"益"就是多產出經濟效益,多創造價值。精益管理的核心是消除一切消耗了資源而不創造價值的浪費。通過導入精益管理,改革傳統的思維方式和原有的管理模式,推進精益轉型,應用精益持續改善的方法和工具,全面消除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時間、空間、人力、資源各種浪費,為企業創造更大效益,實現企業管理升級。
基于精益管理的上述特點以及南煙的設備檢維修管理現狀,南煙引入了精益管理理念,成立設備維修精準化專題組,開展設備維修精準化專題研究,提升企業檢維修基礎管理,扎實推進設備管理上水平。
二、提升生產保障能力的設備維修精準化管理的內涵
提升生產保障能力的設備維修精準化管理就是緊緊圍繞行業"卷煙上水平"的基本方針和戰略任務,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證質量,節約資源"為根本,樹立精益思想,營造精益氛圍,建立良好的設備維修管理精準化工作機制,積極應用精益管理工具,深化設備檢維修管理績效評價體系應用,持續改善、追求卓越,不斷推進設備維修精準化水平。
其主要做法是:以TnPM專業化管理再定義設備維修管理,構建檢維修SOON體系,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再評審設備維修管理,建立設備檢維修管理的評價方法,以精益管理理念再改善設備維修管理,確定改善課題,從修前、修中、修后三方面開展維修精準化專題改善活動,強調維修團隊培養的重要性,固化維修精準化成果。
其目的在于:系統化推進設備修理精準化的各項工作,提升設備檢維修管理水平;提升設備管理指標,努力追求設備運行零故障、設備診斷零失誤、備件管理零冗余、設備零安全事故;將規范意識滲透到毛細血管,將精益管理思想傳遞到神經末梢,將出錯概率降至最低,使整個檢維修管理體系獲得不斷完善、科學規范;成立一個維修精準化團隊,培養一批機電維修人才,建立一套維修人才培養機制。
三、提升生產保障能力的設備維修精準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提升生產保障能力的設備維修精準化管理的主要做法包括:通過設備維修管理的再定義、再評價,確定改善課題,根據改善課題實施修前、修中、修后的改善活動,評價與考核設備維修精準化管理的實施情況,其主要流程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
(一)設備維修管理再定義、再評價并確定改善課題
1、以TnPM專業化管理再定義設備維修管理
廠部依據TnPM檢維修管理SOON體系的構建思路(如圖2所示),結合南煙維修管理現狀,從維修策略、維修現場、維修組織、維修規范等方面系統重新梳理維修管理流程,明確維修管理的節點及其輸入輸出,構建了南煙的檢維修管理SOON體系(如圖3所示)。
2、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再評審設備維修管理
為系統科學地評價設備管理水平,各車間形成了設備全壽命周期數據指標庫,內容包含計算公式、數據來源、指標要求、收集頻次、統計分析負責人等內容,按統計頻次收集關鍵指標數據,并形成趨勢圖,如圖4所示。其中涉及檢維修管理的過程指標有平均故障維修時間、維修作業標準個數、主動維修預防比例、卷包小停機次數,效率指標有卷包設備輪保達標率、成型設備輪保達標率、卷包設備有效作業率、制絲萬公斤停機時間,教育培訓方面的指標有技師及高級技師人數、維修人員年人均學分。
3、以精益管理理念確定維修精準化改善課題
各車間跟蹤分析設備檢維修管理指標,對檢維修現狀進行診斷,確立各指標的目標值(如表1所示),識別各指標的影響因素,尋找各車間設備修理精準化專題實施的改進機會和落腳點,并根據各車間設備管理特點確定了改善課題。制絲車間連續工藝作業線方式決定了維修作業需采取最佳的實施策略,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維修策略及其維修計劃的合理安排將決定制絲線設備維護效率是否高效。因此,制絲車間選擇修前作為重點,對設備分級分類、維修策略、維修計劃、設備履歷管理等方面進行優化改善。卷包和成型車間離散型多機臺生產方式適合輪保輪修模式的有效開展。輪保現場、維修過程記錄準確性和響應快慢、決定了輪保的有效性和及時性。因此,卷包和成型車間選擇修中作為重點,對維修響應、維修現場、維修過程記錄和分析以及設備狀態參數管理等方面進行優化改善。動力車間無人值守型運行方式要求設備運行穩定,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和維護周期。加強維修評價驗收、監控設備運行狀態、固化維修作業標準能夠提高維修效率及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因此,動力車間選擇修后作為重點,對維修驗收評價、維修指標管理、維修作業標準、故障樹與診斷等方面進行優化改善。
(二)修前按改善課題開展精準化維修準備工作
為提升設備信息管理的規范性,設備信息采集的及時性,以及設備維修計劃制定的有效性,制絲車間主要從設備分類分級、維修策略、維修計劃管理、設備履歷管理等方面對修前準備工作做了改善。
1、對設備進行分類分級
制絲設備機型種類繁多,不同類型的設備對工序的影響程度也不相同。為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住管理重點,開展預防性維修,根據設備功能類型及重要程度,對設備進行ABC分類。其中A類設備為影響關鍵工藝參數的主機設備,包含回潮功能、料香功能、干燥功能的筒體類設備以及拆箱機、SRC、切(梗)絲機、VAD、VAS等單一型設備;B類設備為起存儲和輸送作用的輔聯設備,包含皮帶類、振動類、柜類設備,如圖5所示;C類設備為工藝流程獨立、設備附件相對封閉的管道型設備,包含HXD、CO2線。
2、優化設備預防維修策略
不同類別的設備的預防維修策略不同。A類設備采取點檢定修與預防維修相結合的維修模式;B類設備采取預防維修為主、輔以事后維修的維修模式;C類設備定期清理爐頭和加熱器,并對壓力容器定期校驗和檢測。
3、優化維修計劃管理流程
維修計劃管理的主要是從日常維修和停產檢修兩方面開展。其中,日常維修計劃的來源是工藝、點檢、交接班反饋,周期維護內容,以及突發故障,停產檢修的維修計劃來源主要是通過每周的設備分析會對日常存在實施難度的維修內容進行梳理,形成停產檢修計劃。在梳理維修計劃來源的基礎上,形成了制絲車間維修計劃安排與實施記錄表(如圖6所示),明確維修內容、維修原因、責任人以及相應的完成情況。通過維修計劃的編制和組織,能夠確保維修活動有序開展,將隱患和問題處于受控狀態。
本文信息來源自《設備管理大視野》雜志,轉載請注明出處
我們在微信上24小時期待你的聲音
解答本文疑問/TPM咨詢/5S、6S、現場管理咨詢/精益生產管理咨詢/互聯網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