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戶登錄

登 錄
免費注冊 忘記密碼?

您現在的位置:設備百科>設備管理>讓專業人干專業的事,操作工開好設備就可以了?

讓專業人干專業的事,操作工開好設備就可以了?

2024-10-29 14:43設備大視野人氣:1


在企業里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議論,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情,讓那些水平很低的操作員工干設備維修的事,風險太大!他們能夠開好自己的設備就不錯了。不少人認為企業應該分工明確,操作員工只管操作就行,維修應該由專業維修人員來做。讓一些文化程度和技術素質較低的員工來維護設備,常常會捅出更大的漏子,還不如不做。

這種說法似乎有一定道理,設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當今的設備技術進步十分迅速,一個門外漢是很難應付的。反過來,設備又是人類創造的,不懂設備結構可以學習,不懂設備性能可以了解,經常與設備密切接觸的畢竟是旁邊的操作者,他們可以掌握設備的簡單和初步結構、原理、性能等信息,也是可以學會處理一些簡單問題的。
我們人類從來不會忽視對自己身體的“自主維護”的,絕大多數人也不會把自己的健康押寶在醫院里。如鐘南山院士所說,自己是自己最好的醫生。幾乎每個人都會結合自己身體狀況預備一些常用藥,小病初起時就服藥預防,感到有些不適就會休息、調整,這“自主維護”的工作量恐怕不會少于醫院“專業維護”工作量的30%。
中醫講究“治未病”,大家都知道扁鵲的故事,因為病入膏肓病人才找到扁鵲,藥到病除,才讓扁鵲遠近聞名。殊不知,他的哥哥可以在小病初起或者未生病時指導大家如何養生,防患于未然。所以真正的高手在于“治未病”!
機器設備不是人,不懂得自主維護,如果將操作機器的人看成機器的一部分,這一“人機系統”就懂得“自主維護”了。有人把機器比喻成為不會說話的孩子,而操作者是機器的母親,維修技術人員就是設備的保健醫生。母親是孩子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如果每個操作員工像母親對待自己不會說話的孩子那樣對待設備,設備有點小異動,出現點小雜音就會被識別和發現,趕快找原因加以解決,就不會釀成大故障,設備故障就會趨近于零。
筆者曾經去過很多企業,發現這個“自主維護”做與不做,差異巨大。一個紡織公司印染車間的機修工曾對筆者發牢騷,車間的吊車控制盒一個月要修40多次,常常是因為操作員工將控制盒亂拉、亂放,或者不小心掉水里或者染缸里。因為這個工廠分工明確,操作員工是嚴格遵守“我操作,你維修”這個原則的。
在一個有名的集裝箱碼頭,鏟車司機不時就用二檔啟動車輛,把變速箱打壞,因為他們對車輛的損壞不負責任,有另外維修部門的專人負責修理。
“自主維護”不在于能夠做多少,而在于是否有“自主維護”的意識。企業開始實施自主維護體系,會存在一定損壞性維護的風險,這要靠制訂維護保養規范和充分的技術培訓來彌補。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與損壞性維護的損失相比,企業更多獲得的是員工對設備的正確操作,對設備經常的清掃,對微小隱患、萌芽狀態故障的處理(至少是信息傳遞)以及對設備像孩子般的呵護。重要的是,自主維護能夠培養員工的主人翁精神,讓員工更關注設備的細微狀況,與維護的風險比較,企業的收獲還是巨大的。
自主維護也應該設計具體的管理流程。自主維護要從設備的清掃開始的,接著是對設備狀況的點檢、記錄和分析,然后就是保養,員工可以在緊固、潤滑、調整、更換、堵漏、防腐、對中、平衡、疏通、粘接等環節中選取必要的步驟,之后又回到起點,進行下一個點檢部位的清掃,……,這樣循環往復,不斷重復著自主維護AM閉環。
任何事物有優點必然有缺點,真理與謬誤本來是一絲之差,悖論總蘊含其中。
是不是所有的設備,所有的流程與工況都適合于“自主維護”呢?
筆者在一家紡織廠看到這種現象,一個女擋車工一個人看10臺織機,來回穿梭走動與這些織機中間,不時的還要檢查織出布匹的表面質量,接上斷了的線頭。每天下來相當于走幾十公里的路程,下班時已經筋疲力盡。如果要求這樣的擋車工再去做“自主維護”,顯然超出了她們的工作負荷和能力。她們能夠做的也許只有對設備基本的清掃而已。
還有些企業是典型的裝置密集、技術密集以及流程化的工廠,四班三運轉24小時不停機的運行,操作員工主要的崗位是在DCS系統控制室里,很難再讓他們走到外面龐大的裝置上進行“自主維護”。他們也許可以做的只是一些工作場所內設施的保養和清掃工作。
又一次我們到一家造紙工廠,幾個員工對著電腦運行設備,設備正常時他們基本沒有什么事情,而當現場出現問題,他們就緊急停車,召喚檢修人員趕到現場。幾個檢修人員爬到紙機上處理問題,而幾個操作工卻拿出撲克玩了起來,等待紙機人員修理好機器叫他們重新開機。我們會發現,在機器正常時這幾個人沒什么事情,只是盯著電腦上的信息;當紙機不正常時這幾個人還沒有什么事情,那么企業如何發揮他們的潛能呢?這就需要我們好好設計了。
如果我們將“自主維護”的理念落實到他們的行為上,可以在他們的日常工作職責上添加適當的清掃、點檢、保養內容,在設備停機時,加上一些輔助檢修的內容,在團隊的考核時,將運行和檢修團隊捆綁,就可以讓他們發揮更大的潛能,也會有效的降低設備的故障。

作者:李葆文



?



    < >

    留言

    我猜您現在可能存在如下疑問:

    你們能做什么? 需要多少錢? 需要多久?

    我需要做什么? 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售后服務怎么樣?



    ?
    99热精品一区二区